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颈椎病
【概念】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等。
【分型】
临床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本病属中医学“项痹”、“眩晕”、“痿证”、“头痛”等范畴。
【病因病理】
1.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继而导致椎间关节不稳,不断发生病理性滑脱或轻微的创伤,久之则会出现反应性的椎体边缘、关节面的骨质增生,以及钩椎关节面增生的产生,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受压,并引起相应症状。
2.颈椎急慢性损伤各种急性损伤,如扭挫、跌仆等,均可造成韧带、后关节囊、椎间盘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脊髓、神经、血管出现相应的症状;或者因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枕头与睡眠姿势不当、日常生活姿势不良、反复落枕等均可造成颈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颈椎深浅肌肉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筋出槽、骨错缝”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脊柱或者全身生物力学失衡、颈椎及肩胛胸壁关节失稳引起的颈椎周围肌肉群功能失调,继发颈椎关节或者肌肉代偿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4.风寒湿邪侵袭颈项部受风寒湿邪侵袭,经脉阻滞,肌肉痉挛,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也可出现颈椎病的一系列症状或诱发颈椎病
5.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经络不通或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诸症。
【临床表现】
1.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其表现为:
(1)早期可见颈项、肩背部的痉挛性疼痛,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
(2)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和上背部酸痛,不能持久伏案工作;可有头痛、后枕部疼痛和上肢无力;晨起后颈项发硬、发紧、活动不灵,反复出现“落枕”。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表现为:
(1)疼痛 主要发生于头、颈项、肩背、上肢和手部,疼痛可表现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过电样窜麻痛。个别急性发作者疼痛剧烈,以致患者坐卧不安,日夜不眠。咳嗽、打喷嚏、排便、深呼吸,以及颈部疲劳和枕头高低不当等均可使疼痛加重。头颈部的活动或某种姿势和体位的改变,往往能加重或缓解疼痛,并可引起突然的窜痛。
(2)麻木 往往和疼痛部位相同,但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麻木的程度不同,有的仅指尖部发胀、麻木,严重的手、前臂、上臂、肩背部和头颈部都可出现麻木感。有的患者上肢和手部因颈部活动或某一姿势时麻木加重,大部分患者夜间症状加重。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发部位依次为C 3~4 、C 4~5 、C 5~6 、C 6~7 、C 7 ~T 1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所以疼痛、麻木部位也不一样。
3.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等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
(1)眩晕 常在头部转到某一方位或体位改变时,如头向上仰,突然转头或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或眩晕加重,再转回原方位时症状减轻。伴有视力减退、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震等症状,发作时头重脚轻,站立不稳,感觉自身和周围景物都沿一定方向旋转;也有患者感到自身和地面有移动、侧斜及摇摆感。
(2)猝倒 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特有的症状,在眩晕剧烈或颈部活动时发生。可突然出现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神志清楚,不伴有意识障碍,多能自己起来。这种猝倒发作与头部突然活动姿势改变有关。
(3)头痛 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侧支循环血管扩张的一种血管性头痛。头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数日。往往在晨起、头部活动、乘车颠簸时头痛出现或加重。疼痛部位多出现于枕部、枕顶部或颞部,多呈跳痛、灼痛或胀痛,可向耳后、面部、牙部、枕顶部,甚至眼眶区和鼻根部放射,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心慌、憋气,以及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个别病例发作时有面部、硬腭、舌和咽部的疼痛、麻木、刺痒或异物感等。
(4)视觉障碍 由于大脑后动脉缺血,继发大脑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引起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眼前闪光、暗点、一过性黑蒙,暂时性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视力障碍。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后关节增生等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其表现为:
(1)眼睑无力,视物模糊,眼窝部胀痛,流泪,视野内冒金星,怕光,视力减退,瞳孔扩大或缩小。
(2)头痛或偏头痛,头晕,面部发热、充血、麻木等。
(3)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心动过速,血压时高时低。
(4)血管痉挛引起肢体发凉,局部皮温下降,皮肤凉且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或因血管扩张引起指端发热、发红,疼痛或痛觉过敏,肢体、头、颈、面部麻木。
(5)局部肢体或半侧身体多汗或少汗,皮肤发绀、发凉、干燥、变薄,毛发过多或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干燥无光泽,以及营养性皮肤溃疡等。
(6)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鼻咽部不适,疼痛,鼻塞或有异味 感。咽喉部不适、发干、异物感,嗳气,牙痛,舌麻木。可见恶心,嗳气,胃脘不适,疼痛,闭经等。不少患者还有失眠、多梦、心情烦躁、易于冲动等情志症状。
5.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脊髓受到压迫后引起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早期患者常出现一侧上下肢或两侧上下 肢单纯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亦可为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所以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其表现为:
(1)脊髓单侧受压 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侧的脊髓前角、锥体束与脊髓丘脑束损害的症状,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呈不全性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并出现病理反射;对侧肢体无运动障碍,但浅感觉减退,而且其上界也往往低于病变平面。另外,常常可见颈部和患侧肩部疼痛,上肢无力,但这种疼痛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根性痛不同,无放射感,咳嗽、打喷嚏和用力 也不加重。
(2)脊髓双侧受压较单侧受压多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步态不稳、步态笨拙、发抖无力等。患者主诉如“踩棉花感”、“头重脚轻”、“欲倒”等。初期常呈间歇性,劳累、行走过多等可使症状加剧。少数患者偶尔可在猛烈仰头时感到全身麻木、双腿发软,甚至摔倒。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逐渐加剧并转为持续性,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或锥体束损害的不完全痉挛性瘫痪,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膀胱、直肠括约肌症状也较常见,多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无力、淋漓不尽和大便无力,个别患者有性功能障碍。少数患者有皮肤麻 木、蚁行感或胸腰部有束带感,以至患者感到胸闷、嗳气等不适。脊髓型颈椎病多以下肢症状为主,上肢症状较轻,虽然可有上肢沉重无力、动作不灵活、肌肉萎缩等,但多无神经根疼痛。
另外,临床有两型或两型以上的颈椎病症症状、体征者,即可视为混合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纤维、颈段脊髓等组织在解剖上密切联系,当椎间盘向后侧突出时,常同时压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因此,从解剖学和病理学上看,多种组织混合受累是绝对的,而单纯的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受累是相对的。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