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正常的听力是新生儿听觉感受和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听力能力受损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语言学习能力。国内外报道,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存在差异,正常新生儿约为1‰~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
一、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的方法之一;是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应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二、如何进行新生儿筛查?
正常出生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 42 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 3 个月龄内转诊至省、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正常出生新生儿若转入 NICU,即使在母婴同室时已经进行了听力初筛,也应在 NICU 出院前进行 AABR 筛查,并以后者筛查结果为准,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三、有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何随访?
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 3 年内每年至少随访 1 次或者定期儿童保健科查体,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包括: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四、家长如何自行监测孩子听力状况?
在孩子养育过程中,家长一旦发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听力评估和检查:
1.3月龄,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2.6月龄,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3.8月龄,听到声音无应答;
4.12月龄,呼唤名字无反应;
5.18月龄,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或者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6.2岁,不会说3个物品的名称,或者不会按吩咐做简单事情;
7.2岁半,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8.3岁,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9.3岁以上,说话总是口齿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等。
提醒: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都是先天性的,还有很多因素可以使宝宝出现迟发性听力障碍。
因此,虽然宝宝出生后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家长仍要继续关注宝宝的听力状况。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