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感冒还熬夜,小心有生命危险哦!

提起感冒,大家都太熟悉了,没感冒过的人应该从来没有吧。一般感冒没有大碍,但有时候确实会引发大病,甚至危及生命。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感觉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小心被“心肌炎”盯上了!

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层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炎性病变可累及心肌、间质、血管、心包或心内膜。其病因可以是各种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理化因素。在我国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顾名思义,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呢?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病毒的类型、机体反应性以及病变范围等因素,轻重差异很大,且不特异,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轻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猝死。

1.病毒感染史:50%~80%的患者有过发热、倦怠、全身肌肉酸痛、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因症状轻微而忽略,此时虽无明显的前驱症状,但并不能据此而除外病毒感染;亦有在其他病毒感染(如肝炎、腮腺炎等)之后而发病。心脏受累症状常在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出现1~3周后逐渐出现。

2.症状:多数患者症状轻微而呈亚临床型或隐匿型,仅有心电图改变而疑及诊断,或因车祸死亡或死于其他疾病尸解时发现有心肌炎的病理改变。少数患者由于病变弥漫,出现大面积心肌坏死而呈暴发性发作,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在临床就诊的患者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发症状,常诉心悸、乏力、胸闷、头晕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部分患者可有程度不一的胸痛。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的分型与分期:

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本病大致可分以下7 型:

①隐匿型:无自觉症状,因健康检查见心脏扩大或心电图异常而发现,或因意外事件死亡尸检中发现。

②猝死型:多为局灶型心肌炎,症状隐匿,多因突然发生心室颤动、心脏停搏而死亡。本型是青少年最常见猝死原因。

③心律失常型:常以心悸为主要症状,多为频发性前期收缩,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可呈二、三联律,也可出现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④心力衰竭型:此型心肌损害多较弥漫而严重,心脏常明显扩大,可表现为左、右心或全心衰竭,临床上尤以左心衰竭多见,部分急性左心衰竭并胸痛,检查有血清酶学改变,心电图也可出现病理性Q 波,可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本型常并发心包炎。

⑤暴发型:常在病毒感染后数天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病死率高。

⑥慢性心肌炎:表现为病情迁延反复,时轻时重,呈慢性过程,常伴进行性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每因感冒或病毒感染而加重,也可在病程中猝死。但多数经数年至数十年后因心功能不全致死。本型有时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难以鉴别。

⑦后遗症型:患者心肌炎虽已基本痊愈,但可遗留不同程度心律失常或心悸等症状。

根据病情变化和病程长短,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4 期:

①急性期:新近发病,临床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 个月以内。

②恢复期: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等逐渐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 个月以上。

③慢性期: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X 线、酶学等检查呈病情反复或迁延不愈,实验室检查有病情活动的表现,病程多在1年以上。

④后遗症期:患心肌炎时间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遗留较稳定的心电图异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交界区心律等。

病毒性心肌炎该如何治疗呢?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及对症治疗后能自行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年,直至心脏不再缩小,心功能不全症状消失后,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仍应适当限制活动3~6个月。

2.药物治疗: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治疗。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关键在于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1)日常饮食需注意均衡饮食,营养充足摄入,限制高糖、高盐、高脂饮食。

(2)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

(3)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精神压力。

(5)预防感染,避免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在疾病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小感冒可能存在大隐患,切不可疏忽大意,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