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体重和健康密切相关,体重过低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贫血等健康风险;超重和肥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健康风险。
快来看看你的体重是否正常
目前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BMI)。
计算公式:BMI=体重(千克)/身高²(米²)。
BMI判定标准:
<18.5 体重过低;18.5~23.9 正常;24~27.9 超重;≥28 肥胖
体质指数(BMI)适用人群:适合所有18至65岁的人士使用,儿童、发育中的青少年、孕妇、乳母、老人及肌肉发达者除外。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I可略高,建议保持在20~26.9千克/米²,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BMI建议保持在22~26.9千克/米²。
腰围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常用指标。建议成年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胖不胖,现在不能只用BMI衡量啦
美国医学会于2023年6月更新了一项新标准,不再把BMI当作测量一个人肥胖程度的唯一指标。从统计学的角度讲,BMI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个群体的平均脂肪含量,但是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证明,BMI和脂肪含量的对应程度受性别、年龄、种族和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BMI无法反映出一个人的脂肪分布情况,这一点甚至比脂肪含量更加重要。比如,有大量研究证明,储存在脏器附近的脂肪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要远高于分布在四肢的脂肪,可惜光靠BMI是无法知道脂肪究竟是怎样分布的。
因此,在判断是否肥胖时,除了BMI和腰围还应综合判断以下三个指标:
1. 脂肪率判断法:这个是金标准,一般需要到医院用精密仪器才能实现;
2. 理想体重法:这也是我们常用的简便方法,即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体重占理想体重90%—110%则代表体型正常;
3. 皮褶厚度法:测量人体几个位点的皮褶厚度,代入经验公式后计算人体密度、人体脂肪率的估算方法,在临床中很少使用。
摊牌了,维持体重小妙招拿走吧
体重是否正常主要取决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即吃动平衡。进食量大而身体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进食量不足或身体能量消耗大,可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因此我们要践行“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理念,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这里小编有几个维持体重的小妙招推荐给大家。
1.食物多样,规律饮食
能量摄入适量,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除此之外建议大家还要做到食不过量:可以按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导致进食过量;吃饭时细嚼慢咽,减缓进食速度,避免无意识的过量进食;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最好分餐,这样更容易掌握自己的进食量;每顿少吃一两口,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停止进餐。
2.坚持身体运动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3.关注体重从孩子开始
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减少静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锻炼时间。儿童肥胖控制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
4.老年人适宜运动
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但要量力而行。
5.运动融入生活
上下班路上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工作时多走楼梯,时常做伸展运动,减少久坐;居家时间多做家务、多散步,减少看电视、手机和其它屏幕的时间。运动要多样化,把生产、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