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二十四节气环境与健康之环境变化篇

二十四节气环境与健康之环境变化篇

24 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事活动的时间表,更是反映了自然界环境和气象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人类的健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入了解 24 节气的环境和气象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维护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一起了解一下24 节气

(一)春季六节气

1.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通常在每年的 2 月 3 日至 5 日交节。此时,阳气开始上升,大地逐渐解冻,万物复苏,新的轮回开启,但气温仍然较低且不稳定,时有寒潮来袭。

2. 雨水:大约在 2 月 18 日至 20 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继续回升,降水开始增多,空气湿度慢慢加大,春雨如油,滋润着大地,万物开始萌动生长。

3. 惊蛰:在 3 月 5 日至 7 日左右。春雷乍动,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等小动物,这一节气气温进一步升高,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4. 春分:约在 3 月 20 日至 22 日。此日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气温适中,阳光明媚,草木生长迅速,各种花卉陆续开放,是踏春的好时节。

5. 清明:一般在 4 月 4 日至 6 日。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繁茂,天空明朗,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也是杨柳絮飘飞、花粉传播的时期,易引发过敏等健康问题。

6. 谷雨:在 4 月 19 日至 21 日。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得以茁壮成长,气温稳定上升,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同时也是许多病虫害滋生的时期。

(二)夏季六节气

1.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时间在 5 月 5 日至 7 日。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人们也开始感受到炎热的气息,但早晚仍较凉爽。

2. 小满:大约在 5 月 20 日至 22 日。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气温进一步升高,降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天气逐渐增多,蚊虫等开始活跃。

3. 芒种:在 6 月 5 日至 7 日。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是一年中农事最为繁忙的时节之一,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

4. 夏至:约在 6 月 21 日至 22 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但气温持续升高,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且多暴雨、雷雨天气,闷热难耐。

5. 小暑:在 7 月 6 日至 8 日。天气已经很热,但还未达到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农作物生长迅速,同时人们需警惕中暑等健康问题。

6. 大暑:通常在 7 月 22 日至 24 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高温酷热,雷阵雨频繁,农作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快速生长,但人们的身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暑、脱水等情况极易发生。

(三)秋季六节气

1. 立秋:在 8 月 7 日至 9 日,虽然秋季开始,但气温不会立刻下降,往往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早晚稍凉,中午仍较炎热,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2. 处暑:约在 8 月 22 日至 24 日。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加大,降水减少,空气干燥。

3. 白露:在 9 月 7 日至 9 日。气温下降速度加快,夜间气温较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白色水珠,称为白露。此时,秋风萧瑟,天气渐凉,人体易受寒凉之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等疾病。

4. 秋分:大约在 9 月 22 日至 24 日。这一天再次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白昼渐短,黑夜渐长。秋分时节,阳光明媚,气温适中,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5. 寒露:在 10 月 8 日至 9 日。气温更低,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北方地区已呈深秋景象,草木枯黄,鸿雁南飞,人体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疾病等。

6. 霜降:通常在 10 月 23 日至 24 日。天气渐冷,开始出现霜冻,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人们的身体也更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关节疾病等可能加重。

(四)冬季六节气

1. 立冬:在 11 月 7 日至 8 日,冬季开始,北方气温骤降,寒风凛冽,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自然界万物收藏,人体阳气也随之潜藏。

2. 小雪:约在 11 月 22 日至 23 日。小雪节气,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南方地区则开始进入冬季,气温继续下降,天气寒冷干燥,呼吸道疾病增多。

3. 大雪:在 12 月 6 日至 8 日。此时雪往往下得大、范围广,气温显著下降,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冬,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4. 冬至:大约在 12 月 21 日至 23 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渐长。冬至过后,进入数九寒天,寒冷刺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人们有冬至进补的习俗以抵御严寒。

5. 小寒:在 1 月 5 日至 7 日。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冷气积久而寒,河流冰封,土壤冻结,人们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预防冻伤等。

6. 大寒:通常在 1 月 20 日至 21 日。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人们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暖和养生。

二、与健康关联的24 节气的变化

(一)春季

1. 气温变化大:立春后气温逐渐回暖,但不稳定,早晚温差大。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挑战,导致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人们在穿衣上要注意“春捂”,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过早脱去冬衣而受寒。

2. 湿度增加与花粉传播:雨水节气后湿度上升,到清明前后,花粉大量传播。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是一段难熬的时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频发。空气中的湿度适宜微生物繁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等也可能在这个季节传播。

3. 阳气上升: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机能开始活跃。但如果阳气生发太过或不及,都可能影响健康。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失眠、烦躁等“春燥”症状,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和运动来调节,如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早睡早起,适度运动等。

(二)夏季

1. 高温炎热:立夏后气温升高,小暑、大暑更是酷热难耐。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容易引发中暑。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人们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 高湿度与蚊虫滋生:小满后降水增多,湿度大,这种环境为蚊虫滋生提供了良好条件。蚊虫叮咬不仅会引起皮肤瘙痒,还可能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因此,夏季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减少蚊虫滋生地。

3. 肠道传染病风险:夏季高温高湿,食物容易变质腐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迅速。如果食用了不洁食物或水源被污染,就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餐具要定期消毒。

(三)秋季

1. 气温转凉与干燥: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减小,变得干燥。这种干燥的气候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导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咽干口渴等症状,还会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病率增加。人们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来缓解秋燥。

2. 昼夜温差大: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白天可能较暖和,夜晚则凉意明显。人体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容易受寒,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早晚要注意添加衣物,预防感冒等疾病。

3. 阳气收敛:秋季自然界阳气收敛,人体也应顺应自然。此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耗散阳气。同时,秋季也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容易复发或加重的季节,患者要注意预防和规范治疗。

(四)冬季

1. 寒冷低温:立冬后气温急剧下降,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人们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手部、脚部等部位,外出时要穿戴暖和,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日照时间短:冬至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期,人体的生物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一些人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如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可以通过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 D、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3. 空气干燥与流感:冬季室内多采用取暖设备,空气干燥,且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不流通,这为流感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4 节气的环境和气象变化丰富多样,从气温、湿度、光照等多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了解这些变化与健康的关联,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在不同的节气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无论是饮食、穿衣、运动还是居住环境的调整,都应遵循节气的变化,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维护自身的健康和幸福。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