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在我们家庭中,冰箱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家电,它似乎是我们食物保鲜的“守护神”。然而,你是否知道,冰箱并非万能的保险箱,如果使用不当,它可能会变成潜藏在厨房里的健康“隐形炸弹”!
一、冰箱的“保鲜”误区
许多人以为,只要把食物放进冰箱,就能长时间保持新鲜。殊不知,冰箱只是通过低温来延缓食物的变质过程,但无法完全阻止细菌的滋生。例如,一些嗜冷菌(如李斯特菌)在低温环境中依然活跃,它们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室甚至冷冻室中生存并繁殖。一旦这些细菌附着在食物上,就会在不经意间威胁到我们的健康。
二、隐藏的“细菌温床”
冰箱内部的环境复杂,各种食物混杂存放,很容易交叉污染。比如,生肉、蔬菜、水果等如果放置不当,就会相互接触,导致细菌传播。而且,冰箱的密封性虽然好,但也容易让食物的残渣和异味积聚,形成一个细菌滋生的“温床”。据研究,冰箱内部的细菌数量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增加食物被污染的风险。
三、正确的冰箱使用指南
为了防止冰箱变成健康的“定时炸弹”,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首先,要定期清理冰箱,每周至少清理一次,将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及时丢弃,并用消毒剂擦拭冰箱内壁和抽屉。其次,食物存放要分类,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此外,不要将食物长时间放置在冰箱内,尤其是肉类和海鲜,最好在购买后尽快食用。最后,不要将冰箱塞得过满,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维持冰箱内的低温环境。
四、警惕“冰箱病”
“冰箱病”是指因食用了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而引发的疾病。例如,食用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食品,可能会导致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此外,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温度过低,如果立即食用,可能会刺激肠胃,引发肠胃痉挛或消化不良。因此,在食用冰箱中的食物时,一定要先加热或放置一段时间,让食物恢复到适宜的温度。
冰箱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但绝不是食物的“保险箱”。只有正确使用冰箱,才能真正保障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科学管理冰箱,远离健康隐患,守护家人的健康!
【温馨提示】
• 定期清理冰箱,保持内部清洁。
• 不要过度依赖冰箱,尽快食用新鲜食物。
• 剩菜剩饭应在放入冷藏室后1-2天内食用,越早越好。
• 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
• 清炒蔬菜、螃蟹、鱼类、虾类建议不隔夜,素菜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直接丢弃。
• 食用冷藏食物前,先加热或放置至适宜温度,剩菜剩饭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将饭菜加热至75℃以上才安全,切忌剩饭剩菜重复加热。
•剩菜剩饭,热的时候就放进冰箱,剩饭剩菜需用带盖的容器或保鲜膜密封冷藏。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