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但接触猫狗、蜱虫、鼠类等动物可能增加意外伤害和传染病风险。市北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做好以下防护,健康享受春光!:
一、防范犬、猫等高风险动物抓咬伤
潜在风险: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都可能携带狂犬病毒。被携带病毒的高风险动物咬伤、抓伤,甚至舔舐伤口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防护措施:远离陌生动物,尤其是流浪狗、猫;不要逗弄、投喂陌生猫狗,尤其警惕发情期或护崽动物,防止抓咬伤,一旦被咬伤或抓伤,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进行专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家养宠物定期接种疫苗、驱虫,外出牵绳,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二、提防草丛中的“隐形杀手”--蜱虫
潜在风险:蜱虫主要栖息于草丛、灌木丛、树林等环境,通过叮咬吸血可以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莱姆病、森林脑炎等疾病。
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在草丛、灌木丛中长时间坐卧;推荐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将裤腿扎进袜子或靴子里;按照说明书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虫剂;游玩结束后,仔细检查全身,特别是腋下、肘窝、腹股沟等部位,及时发现并清除蜱虫;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用手直接捏碎或强行拔出,可用酒精涂抹蜱虫,使其自然脱落,或用尖头镊子夹住蜱虫头部,垂直向上拔出,并及时就医。
三、警惕“萌萌哒”背后的隐患--仓鼠等啮齿类动物
潜在风险:仓鼠、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可能携带汉坦病毒、鼠疫耶尔森菌等病原体。接触被啮齿类动物污染的环境、食物,或被其咬伤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疾病。
防护措施:露营或郊游时保管好食物,避免鼠类接触;帐篷密封,不直接睡草地;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仓鼠等宠物;饲养仓鼠等宠物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笼具,避免被咬伤;如果被咬伤,及时清洗伤口并就医。
四、草长莺飞需留心,春色盎然莫大意。
其他潜在风险:春季也是皮肤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高发季;游山玩水选择安全路线,防止跌倒等意外伤害;外出就餐时双手易污染、食品易发生变质会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等。
防护措施:过敏花粉季佩戴口罩,过敏体质者备好抗组胺药物;徒步时穿防滑鞋,避免陡峭路段和野路;外出携带便携式手消剂或卫生湿巾,特别是接触动物、泥土后,要清洁双手;外出携带的食品尽量在安全保质期内的食品。
春色虽美,安全第一!做好以上防护措施,才能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与家人朋友共度欢乐时光!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