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1.什么是电子烟?
电子烟,又被称为尼古丁传送系统,它主要由锂电池、含有烟液的烟弹、雾化器三部分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雾化器通电,加热烟弹内的液体,形成烟雾吸入肺中,从而产生与吸卷烟相似的体验。电子烟液(烟油)主要成分为尼古丁、有机溶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食用香精、烟碱、添加剂等,烟油受热形成多种口味的烟雾,给使用者带来 “吞云吐雾”的快感。
2.电子烟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
提到电子烟,大家往往会联想到“时尚”、“潮流”、“年轻人”这些字眼,那电子烟为什么会得到青少年的青睐呢?
首先是猎奇思想作祟。电子烟的设计和理念迎合了青少年猎奇的心理,它的外观设计新颖,包装炫酷时尚,除了传统烟草样式,还有的电子烟设计成钢笔、U盘等样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除此之外,电子烟的口味众多,约有16000种口味,如水果味、糖果味、各种甜品味等。可选择不同口味,是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最大吸引力”之一。美国七成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都承认他们使用电子烟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喜欢其中一种口味。
第二个原因是从众心理。很多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当好朋友、同学、家人正在使用电子烟时,会促使青少年更加想尝试。有研究表明,同龄人使用电子烟与青少年对电子烟的使用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
第三个原因是不实的宣传误导。电子烟生产商往往把「安全无害」、「帮助戒烟」当幌子,其营销内容将电子烟与「身份象征」、「年轻人生活方式」绑定起来。我们看到很多电子烟门店都跟电玩店、零食店开在一起,且近年来电子烟零售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大街小巷,他们目标消费者就是年轻人。
据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与2019年相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使用电子烟的中学生中,最常使用的口味是水果口味,占63.8%。青少年电子烟的获取途径主要为,线下实体店购买、网络购买、他人赠送和便利店购买。研究还显示青少年对电子烟风险有一定认识,但还存在着认知不足,尤其是电子烟的二手烟问题、电子烟对青少年发育的不良影响以及电子烟的成瘾性等。
3.电子烟有什么危害?
与卷烟一样,电子烟中令人成瘾的物质也是尼古丁。使用大功率电子烟时,每口抽吸会雾化更多烟液,导致更多的尼古丁吸入体内。而且由于电子烟携带方便,为达到与吸卷烟同样的欣快感,烟民们往往很难控制电子烟的用量,没事儿拿出来抽一口,越抽越上瘾。正因如此,电子烟对青少年最主要的一个危害是电子烟可能成为青少年开始吸烟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研究显示,从未吸烟的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会使其开始吸烟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一倍。 除此之外,尼古丁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障碍;另外虽然尼古丁本身并不致癌,但他会起到“肿瘤诱发物”的作用,参与恶性疾病和神经退化的生物过程;此外,尼古丁还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不得不提的是电子烟中的调味剂,目前市面上有约16000种口味的电子烟,“口味多样”也已成为电子烟受年轻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调味剂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明显的健康风险,特别是甜味调味剂。研究显示,电子烟调味剂如肉桂醛、苯甲醛(杏仁、樱桃口味)、二乙酰(奶油、糖果口味)等物质,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吸入后会引起肺部损伤。国内外媒体已报道过多起因电子烟调味剂引起“爆米花肺”,也就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案例 。
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电子烟管理办法》,提出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电子烟烟雾中还可检出镍、锡、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硅酸盐物质,且铜含量是卷烟烟雾中的6倍,会加剧DNA氧化。电子烟气溶胶中检出甲醛、乙醛等羰基化合物和亚硝胺代谢产物以及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相比传统卷烟:电子烟气溶胶中的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
除了这些危害外,电子烟中还存在一个不定时炸弹-电池,电子烟大多数使用普通镍电池供电,有的采用改装后的锂电池,在电子烟充电、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严重时可导致爆炸和烧伤。2019年美国爆炸事故中约有696起是由电子烟电池爆炸引起的。
电子烟还存在设备泄露、儿童吞下烟液等风险,可自行改装的电子烟还可能造成滥用,比如用来吸毒。
4.电子烟是否可以帮助戒烟?
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电子烟能帮助戒烟,但它披着时尚无害的外衣,让很多本不应该吸烟的年轻人,踏进了尼古丁成瘾的陷阱。如前面所介绍的那样,电子烟及其产生的二手烟均危害着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戒烟辅助工具,并建议采用已被证实有效的戒烟方法,如简短戒烟干预、免费戒烟热线、移动戒烟干预等。
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电子烟纳入控烟立法中“吸烟行为”的范畴,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也逐渐变成一种违法行为。有电子烟立法的城市有南宁、杭州、西安、秦皇岛、深圳、香港张家口等。近年来我市也积极开展控烟宣传,倡导公众了解烟草包括电子烟的危害,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主动戒烟,共同维护无烟环境。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