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一、标准“搂抱式”姿势要点强化(以左上臂接种为例)

1.家长坐姿

✅ 坐凳前2/3:身体轻靠椅背,确保稳固,留出操作空间。

❌ 避免深坐沙发或后仰,失去对宝宝的控制力。

2.宝宝固定技巧

腿夹固定:宝宝双腿自然分开置于家长两腿间,用大腿内侧轻夹住宝宝小腿(非膝盖),防止踢动。

手臂锁扣:家长左臂环抱宝宝背部,手掌完全包住宝宝左上臂近肩关节处(护士操作部位),拇指与其他四指形成环状握紧。

头胸贴合:宝宝脸颊贴家长左胸,听心跳声可安抚情绪,家长下巴轻抵宝宝头顶防抬头。

3.暴露接种区域

提前为宝宝穿易脱卸的开衫或宽松袖衣,避免现场拉扯哭闹。

固定后快速将左袖褪至肘部下方,完全暴露三角肌区域。


二、其他常见接种部位的正确抱资

1.大腿外侧接种(如百白破、乙肝疫苗等)

宝宝背贴家长胸口跨坐于大腿,家长双腿交叉轻锁宝宝双腿。

一手环抱宝宝胸部,另一手握住宝宝脚踝使其膝部自然弯曲,暴露大腿前外侧。

2.口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

45°斜抱:宝宝头略高于身体,防止呛咳。

家长一手固定宝宝双手,另一手托下颌(非捏鼻子),待其张嘴时滴入。


关键安全与安抚提示

1.防误伤:家长双手全程远离针头区域,仅固定关节而非肌肉(避免影响进针)。接种后棉签按压时保持抱姿,防止宝宝挥手触碰针眼。

2.情绪管理

接种中:用平稳声音哼歌或说话,避免突然提高音调(“不痛哦!”反而暗示疼痛)。

接种后:立即竖抱拍抚,或母乳/奶瓶喂养,通过吸吮缓解疼痛。

大童可提前沟通:用“像小蚂蚁夹一下”代替“打针”,减少恐惧。

3.特殊情况处理

剧烈挣扎:请护士协助,采用侧卧束缚式(家长双臂交叉按住宝宝肩臀)。

晕针风险:大童接种后静坐观察10分钟,避免直立抱抱防晕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