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2024年5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以下简称《健康素养66条》),其整合了公民应掌握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共66条,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健康素养66条》妇幼健康课堂总结并延伸与妇幼健康相关的内容,助力提升全民妇幼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66条》妇幼健康课堂第一期——HPV防护全攻略:从科学认知到精准预防
《健康素养66条》第十条明确指出:“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特别强调:“适龄人群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减少致癌相关感染,有效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那么何为HPV?人们对HPV的误解有哪些?怎么预防HPV呢?
一、HPV的“真面目”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小的球形DNA病毒,能特异性地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并可能导致多种良性和恶性病变。
HPV家族庞大,其亚型可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不仅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还可能引起肛门、生殖器、口腔等其他部位的癌症;低危型HPV感染可导致生殖器疣等其他良性病变。
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其中又以HPV16型和HPV18型诱发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风险最高。
HPV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是HPV主要传播途径,在性生活中皮肤及黏膜的损伤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
间接传播:HPV在常温的情况下可长时间保持活性,因此,接触HPV污染物品可发生间接传播。
母婴传播:HPV可垂直传播,常见于生殖道感染HP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给新生儿。
二、破解认知误区
误区1:“HPV感染=私生活混乱”
真相:HP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性接触传播是HPV主要传播途径,但绝不是唯一途径。不洁的性行为会使感染风险增高,但感染了HPV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不洁性行为。有人认为只要洁身自好,就不会感染HPV,但研究表明,HPV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以及间接接触传播。因HPV可在体外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因此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病毒,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酒店民宿等场所,使用了被HPV污染的毛巾、浴巾、马桶垫等物品,皮肤或黏膜接触到这些物品上的病毒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即使没有性行为,也有感染HPV的风险。
误区2:“只有女性才会感染HPV”
真相:HPV感染不是女性的“专利”,它对男女一视同仁,不仅女性可能会感染,男性也可能会感染。皮肤黏膜破损或免疫力低下,接触到感染源时都有可能“中招”,且可能引发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及生殖器疣。男性感染者携带的HPV病毒还很有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给性伴侣,又因缺乏筛查手段,男性往往成为隐性传播者。
误区3:“HPV疫苗不安全,不能打”
真相:目前,HPV疫苗的安全性已通过广泛的临床试验和长期的监测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研究表明,HPV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红疹、肿胀、疼痛、瘙痒、硬结,还可能出现疲劳、眩晕、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不适,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后果。总的来说,HPV疫苗的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预防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疾病。
三、HPV预防措施
(一)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预防效果因人而异。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疫苗可供选择。首次性行为前接种疫苗,能最大程度阻断HPV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倡议,9至14岁是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9至45岁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
(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HPV病毒以性传播为主,初次性生活过早、有多个性伴侣、过早生育等均属于HPV易感因素。同时,性生活做好防护,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避免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从而消灭HPV。
正如《健康素养66条》开篇所述:“‘预防为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保健理念,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科学认知HPV、及时接种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降至最低。
青岛市将“为全市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列入2023年市办实事项目,自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为全市新进入七年级且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这正是落实《健康素养66条》健康促进理念的生动实践。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