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捉“谣”记 | 手机和电脑壁纸换成绿色,能预防视疲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养生祛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用“尝百草”的方式,在野生植物中筛选出以五谷为主的粮食,选育种子,开垦土地,耕作收获,解决了生存问题。祖先们在对野生植物的驯化过程中,发现有些植物既可以果腹又可以益寿延年,还有些植物虽不能果腹,却可以祛病养生,更有些植物既可以果腹又可以养生强身。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的祖先们逐渐形成了先“食”后“药”再“养”又“医”的认知体系。
“药食同源”就是中医药养生祛病、益寿延年理论体系源于中华民族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食施养”,“养医并重”彰显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护卫我们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
药食同源基本概念
药食同源是指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
例如: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玫瑰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食物
(一)山药
治疗肾虚。山药能补肾气,滋养肾阴。对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夜晚尿多和遗尿,早泄滑精有效;也适用于女子带下清,肾阴虚导致的消瘦等症。
治疗肺虚。山药可以补肺气,滋肺阴,适用于肺虚咳喘。
治疗脾虚。山药性味甘平,滋养脾阴。适用于消瘦乏力、食少。含有较多营养成分又好消化,可以制成食品长期服用,对慢性久病者和病后虚弱者都是好的调理品。
对于婴幼儿消化不良、泄泻;小儿秋季腹泻、湿疹有一定治疗作用。
(二)白果
咳嗽痰多气喘。白果能敛肺止咳而定痰喘,适用于咳嗽气急较剧的症候,在临床上常与麻黄、甘草等药配伍,用治哮喘咳嗽等病症;如兼有肺热现象,可再加桑白皮、黄芩等清肺药品。白带、白浊及小便频数。白果长于固涩,故可止带浊、缩小便,常与芡实、莲子等配伍同用。
温馨提示:白果生食有毒,需加工或炮制后服用,每日用量5-10克,不可多食。
(三)百合
肺热咳嗽,神思恍惚。本品甘寒,能清肺润燥,常用于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能宁心安神,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等症。
肺燥或肺热咳嗽。常配麦冬、沙参、贝母、甘草等。
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可配知母、地黄等。
(四)赤小豆
治水肿,脚气单用煎服,食豆饮汁,或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用。脚气浮肿并可煎汁温渍足膝。若遍身水肿,气急不得坐卧,以赤小豆配桑白皮泻肺行水消肿。
伤寒瘀热、黄疸尚轻。赤小豆与麻黄、连翘等同用,以发表清热。
治肠痈。常配薏苡仁等同用。
(五)大枣
失眠、脏躁。大枣能安心养神,是治疗脏躁的重要药品。因症状多与心阴不足有关,与小麦、甘草一起使用,治疗烦闷虚劳失眠。
脾虚证。大枣性甘、温,能补脾益气,使用脾气虚弱导致的消瘦、乏力、便溏等症。可单用;可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感冒轻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发汗作用较弱。预防感冒: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能得汗而解;增强发汗力量:配麻黄、桂枝,辅助发汗解表。
(六)生姜
肺寒咳嗽。生姜性温,可以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有痰无痰、有无风寒都能使用。与杏仁、麻黄同用,可以治疗风寒咳嗽、头痛、痰多。
胃寒呕吐。生姜性辛温,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对止呕有较强的疗效,被称为“呕家圣药”,可治疗多种呕吐。与白豆蔻、高良姜等同用,可做温胃止呕药;与半夏同用,可做治疗痰饮呕吐药;与黄连、枇杷叶、竹茹同用,可做清胃止呕药。
(七)枸杞
滋肾、肝阴。枸杞子能够滋肝肾阴,能够补肝肾精。
益精血。枸杞子可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耳聋、须发早白、头晕目眩等症。
(八)桑椹
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桑椹能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兼阴血亏虚者,又能补养阴血。食用鲜品对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症有功效。
肝肾阴虚。桑椹既能补益肝肾又能凉血退热,对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关节不利、失眠等有功效。常与熟地黄何首乌等滋阴、补血之品同用。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