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朋友们: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早醒……你是否正经受这些睡眠问题困扰呢?长期失眠会增加患者的情绪压力,与非失眠症者相比,失眠症患者更有可能伴发抑郁、焦虑等症状。很多人对失眠存在认知误区,导致失眠反复发生。如何科学的认识失眠,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改善睡眠质量?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失眠,走出失眠的误区,改善睡眠质量。
误区1.睡得越多越好
研究证实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而非标准的8个小时。研究发现一个睡眠周期约90分钟,每个睡眠周期包含两个时相,即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S)与眼动睡眠(REMS),二者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交替出现,一个周期之后,我们会醒过来,再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理想状态下,成年人每天应获得5个睡眠周期,也就是7.5个小时,每周获得35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但实际上一周28到30个周期也比较理想了。同时,偶尔一晚睡不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保证不要连续3个晚上缺乏睡眠周期,同时每周至少4天睡够睡眠周期就可以了。
误区2.做梦有害
很多人都认为做梦有害, 会导致休息不好,实则不然。做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每个睡眠周期人都会做梦,按照正常成人每晚4~6个周期来推算,每晚可能至少要做4~6个梦,但我们通常会遗忘这些梦。有研究表明,大脑在做梦的时候,脑内乙酰胆碱和多巴胺水平会增高,脑代谢和血流量的增加,几乎是平时的2~3倍。增加的血流量,一方面可以供给脑部充足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快地带走脑部代谢废物,预防代谢废物的沉积,给大脑更轻松的生存环境。此外,遗忘梦境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当我们醒来时,负责整理记忆的海马体还未进入工作状态,发生在睡眠后期的梦境会被遗忘。但需要注意的是, 若一个人经常做噩梦或做梦的次数太多,时常惊醒,就应及时就医。
误区3.视安眠药如“洪水猛兽”
当然,安眠药有其适用性和限制性,因此安眠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随意服用。镇静类药品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也导致很多人将安眠药视为“洪水猛兽”,宁愿自己连续几天失眠也不吃安眠药,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还可能造成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的加重。若偶尔失眠,或仅是对睡眠的满意度不高,可尝试非西药治疗,如:改善睡眠习惯,认知行为治疗,针灸理疗,中药治疗等。若失眠痛苦程度较重,或者自身条件不太适合非药物干预措施的话,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的服用药物治疗,既能解决失眠之苦又可避免依赖。
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5-07-16
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2025-07-16
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2025-07-16
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曲宪双2025-07-16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