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在我国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开始使用芳香植物香料,将其用于焚香、熏香、佩香等,并开始在医疗保健上进行实践;

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提出“香气养生”的养生观念。

西汉初期,熏香就已经在贵族阶层盛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陶制的香囊、熏炉、绣花枕及熏烧的香草,其中有辛夷、桂枝、佩兰、茅香、花椒等芳香类药物,可见人们当时习惯应用香囊、香枕、香薰来防治疾病、避秽消毒。相传汉朝时百官上朝必须随身佩香,尚书奏事须口含鸡舌香。

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海外贸易逐渐发达,从而有大量香药进口,它的应用不再被局限于上层社会中,开始普及普通平民百姓,在社会上应用广泛,除了用于医药保健外,还将其融入日常饮食。

明清时期香文化趋向成熟,药香的应用与制作已经十分成熟,在《普济方诸汤香煎门》中记载了芳香类方剂高达97首,提及了多种香疗养生方法。

在我们中医的医籍中记载了很多香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及用途。如魏晋时期葛洪所撰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药方》及《千金翼方》,宋代官方组织修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对香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古人通过呼吸闻嗅芳香药物或自我感受药物气息、烟熏来调畅人体气机阴阳。鼻主通气和嗅觉,以鼻闻嗅的方式打开肺系之机窍。在中医理论中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闻嗅香气也是在运行宗气,清气之中融合了治疗作用。辟秽祛邪的芳香之气存于胸中,则能更有效地抵御邪气对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香能通气,能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五脏”。香药之“香”,通过呼气、皮肤、口服等途径渗入体内,促使人体受到良性激发,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宣畅肺卫、抵御外邪的功效。

芳香疗法大致可分为熏香法和食香法

熏香法包括佩香法、枕香法、焚香法、沐香法,具有避秽除邪、净化环境,怡情养性,熏衣除湿的功效。

食香法包括芳香养生饮品、芳香养生食品,饮品有“香茶”“香汤”“熟水”“香露”“香酒”等等。食品种类更多,各种果子蜜饯,桂花糕、陈皮梅,杏仁露,这些都算芳香养生食品。

芳香养生作为一种自然疗法,由于香药的特殊功效,剂型的灵活性,人们的易接受性等,对安全有效的养生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