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哺乳:降低乳腺癌风险的 “天然盾牌”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哺乳与乳腺癌发生率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 ——哺乳时间越长,乳腺癌风险降低越显著,这种保护作用对母亲和孩子都是 “双赢”。

一、哺乳降低乳腺癌风险的科学依据

1.激素调节作用

雌激素是刺激乳腺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长期高雌激素暴露会增加细胞突变风险。哺乳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减少雌激素对乳腺的 “持续刺激”,间接降低癌变可能。

2.乳腺组织 “更新” 效应

哺乳过程中,乳腺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退化的完整周期,这个过程可能帮助清除潜在的受损细胞(如 DNA 突变的细胞),减少异常细胞留存的概率。

3.减少乳腺 “过度刺激”

未经历哺乳的女性,乳腺导管和小叶长期处于 “未充分利用” 状态,可能对激素更敏感。而哺乳后,乳腺组织结构更稳定,对致癌因素的抵抗力更强。

二、风险降低的程度与哺乳时长相关

研究显示,累计哺乳越长,乳腺癌风险降低的越明显。 3-12 个月,乳腺癌风险降低约 10%-20%;累计哺乳 13-23 个月,风险降低约 20%-30%;累计哺乳 24 个月以上,风险可降低 30% 以上,且对绝经前乳腺癌的保护作用更明显。首次哺乳年龄早、纯母乳喂养时间长的女性,获益更显著。

哺乳是大自然赋予女性的 “健康福利”,不仅为婴儿提供最优营养,也为母亲的乳腺健康增添一道防线。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之后结合辅食持续哺乳至 2 岁以上,这一建议既考虑了婴儿发育,也兼顾了母亲的健康获益。

但是,是否哺乳、哺乳时长是个人选择,也收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坚持哺乳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 “防癌手段” 之一,但也不能通过哺乳完全避免乳腺癌,定期乳腺筛查(彩超、钼靶等)仍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关键。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