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更年期的那些事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更年期人群逐年增多。通常我们所说的“更年期”,其实科学的说法是围绝经期。其定义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是每个女性从育龄期向绝经期过渡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的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血管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烦躁、失眠等,称为绝经综合征。一般发生于45~55岁之间。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状况的发生率高达60%~80%。给女性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围绝经期女性不要忍。

常见症状:

1.近期症状

(1)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严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可持续1~2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潮热严重时可影响妇女的工作、生活和睡眠。

(3)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症状。

(4)精神神经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力减退也较常见。

2.远期症状

(1)泌尿生殖器绝经后综合征:>50%的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阴道感染、排尿困难、尿痛、尿急等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

(2)骨质疏松: 50岁以上妇女半数以上会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最常发生在椎体。

(3)阿尔茨海默病 

(4)心血管病变: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较绝经前明显增加。

出现这些症状怎么办? 

(一)正确认识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是每位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不同妇女其围绝经期症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多数妇女可能未经治疗能够平稳渡过这一时期。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1.饮食与营养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总热量的摄入应较年轻妇女减少。饮食特点应为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粗细粮应该搭配食用。适量摄入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

2.吸烟与被动吸烟

(1)吸烟的危害

烟草燃烧后烟雾中含有已知的致癌物达69种。吸烟引发的恶性肿瘤以肺癌最多。吸烟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冠心病、脑卒中风险。吸烟对女性的影响还包括使绝经提前或月经周期改变。因此要戒烟。

(2)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不吸烟女性肺癌、乳腺癌、冠心病、脑卒中风险增加。因此,避免二手烟暴露同样重要。

3.饮酒

(1)酒可促进血液循环,适量饮酒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饮酒要限量,45~59岁中老年人,酒精摄入量应掌握在5~10 g/d为宜。

4.运动

适宜的运动有益健康,锻炼的最佳方式为每周至少3次,30min/次,建议每天进行累积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5.减肥

围绝经期妇女正常的体重指数应保持18.5~23.9 kg/m2。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肥胖对身体健康造成显著的影响,肥胖患者要减肥。

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6.睡眠:千万不要熬夜,保证7~8h/d睡眠时间。必要时可选用适量镇静药以助睡眠。

(三)在调整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医疗干预措施

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女性生活质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全面考虑其适应证、禁忌证、慎用等情况之后选择激素药物种类,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围绝经期使用激素药物,好处远远超过坏处。因此,尽早及时启动激素替代治疗。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人终将变老,但是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我们至少可以优雅的变老,平稳、快乐的度过围绝经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