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为了下一代,倡导您戒烟

为了下一代,倡导您戒烟            

刘阳(化名)是一位在校就读的20岁女大学生,从小父母对刘阳的要求相当严格,期待非常高,可以说有些苛刻。在刘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无意中的话语伤害刘阳的自尊心,刘阳渐渐形成孤立、自卑的性格,与父母关系闹得有些僵。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关系处理的也不融洽。高中开始,父母把刘阳安排到郊区的某重点学校就读高中。远离父母,学校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同学都是陌生面孔,每月仅仅回家一次,刘阳渐渐不适应学校生活,申请休学。

在家休学期间,刘阳跟父亲学会了吸烟。开始吸的是纸质卷烟,渐渐的,刘阳感觉吸烟能让自己放松。此后,在心情郁闷时、烦躁时、闲暇时就通过吸烟来解闷,缓解压力。父母一致要求刘阳戒烟,刘阳很无奈,表面上,刘阳口头答应了,但是刘阳吸烟已经数年,不吸烟,自己觉得难以忍受,自觉不吸烟有时会六神无主,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不适,不吸烟心里会有痒痒的感觉,吸上几口烟会有舒服、轻松的感觉。刘阳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背地里偷偷把纸质香烟换成电子烟,经常偷偷地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电子烟吸,而告诉爸爸妈妈说自己已经成功戒烟。

刘阳在大学期间,明知道吸烟有害自己身体健康,但是仍旧控制不住吸烟。一方面花钱买烟经常要超出生活费用预算;另一方面宿舍同学不吸烟,让刘阳为难;其次,吸烟让刘阳身体出问题,经常咳嗽。在一次查体时发现肺部有结节,刘阳担心自己的肺部出问题,而下决心求助心理医生,经过数次治疗,刘阳与治疗师建立了信任关系,开始学习尝试适合自己的各种戒烟方法,治疗师最终目的是陪伴刘阳发展出新的能帮到她的缓解焦虑抑郁的方式方法。最终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刘阳终于戒除了烟瘾。

一、青少年吸烟的可能原因或诱因有三点。

1、从众心理。身边的同学、朋友、舍友、父母、亲友等有吸烟行为,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向同龄人认同。

2、模仿心理。家里父母有吸烟行为及习惯,感到好奇,向父母认同,模仿性学习,渐渐形成吸烟习惯与成瘾行为。

3、缓解压力。有些吸烟者因自觉学习压力大、生活压力大,而自己不会发展出新的休闲娱乐放松措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通过吸烟来缓解压力。实际上是饮鸩止渴,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有些人通过吸烟凝心聚神,自觉思考集中,可能是通过吸烟来缓解焦虑,转移注意力。

二、什么是烟草依赖?

简单说一个人把吸烟行为当成一种日常生活习惯状态的时候,人们对烟草就已经形成依赖了。依赖者会有心理的渴求;会有觅食烟草的行为;会有少吸烟或者不吸烟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会有明知吸烟对心身健康有害,不顾身体危害及社会危害,固执地吸烟的行为等等。

三、吸烟到底有利有弊?

从国家层面讲,国家法律禁止吸烟,国家从法律角度三令五申,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原因就是吸烟有害心身健康的。

从健康角度来讲,吸烟会导致烟草依赖,吸烟也与多种躯体疾病有相关性,至少吸烟是肺部等呼吸道疾病的帮凶。吸烟也与多种心理疾病有关系,吸烟可共病多种心理疾病,如共病酒精依赖、毒品依赖、焦虑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

有人把吸烟行为等同于慢性自杀,对经常吸烟的人来说,的确是害处多于好处,弊大于利的。

众所周知,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吸烟的人自我管理能力是受损的,自我功能是受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模式或状态。

四、家长怎样帮助青少年戒烟?

1、当家长发现孩子吸烟行为,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与孩子建立联盟,尊重孩子的同时,引导孩子慢慢纠正。尽量不批评,不教育,而是引导,尊重,耐心,让孩子体验到你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而不是恨铁不成钢。

2、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做到不吸烟或者戒除烟瘾。

3、家长需要学习吸烟的危害及相关戒烟知识。同时摒弃耻感,担心陪伴孩子到心理科就医会造成孩子心理影响或结果适得其反的心理。

4、全社会一道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无烟环境,无烟场所,无烟家庭。尽量让孩子避开或远离吸烟场所。

5、社会宣传教育及补救措施到位,预防为主。发展健康的正确的生活休闲习惯,全社会大力宣传烟草的危害,倡导禁烟,对吸烟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及时劝阻制止吸烟行为,营造良好的控烟的社会环境。

6、国家社会层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强!从家庭来说,青少年的成长寄托着父母及家族的期望,青少年是和睦家庭、健康家庭的传承者。

7、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能力发展,培养孩子慢慢发展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充实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

8、家长发现青少年已经多年吸烟,经过家庭成员的一段时间共同努力,戒烟的效果不理想,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到专业的戒烟机构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戒烟。健康的行为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的消除更需要长时间。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